本以为已经“圈”钱了超80亿的票房,成功把国内观众的“肾上腺素”又提升了一个层次的电影,又不小心挤进了全球影史票房榜中,排名28?
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公开信息分得出,截至2025年2月10日18:18,《哪吒2》的票房达已经达到了84.2亿元!2月11日19时03分破90亿了。
展开剩余92%本着超1亿就画1张海报的导演饺子,还是自己亲手画,黑眼圈估计已经超过影片的角色哪吒了?
海报“水分”肉眼可见,比起影片,多少有点敷衍了?
没想到要画这么多张?前面属实是开大了,笔都画冒烟了。
收益超24亿元,背后5家公司吃“蛋糕”
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公开信息分得出:
《哪吒2》的成本不高,也就是4亿到6亿元的区间,但按2月10日84.2亿元的票房计算,《哪吒2》片方暂时的收益已经有24亿元了。
光线传媒这次也算是押到宝了!且不说票房的钱,就是股价也是水涨船高!
就看近3天的交易日股价:
根据同花顺数据分析得出,2月6日,光线传媒收盘价为13.5元,涨幅为18.01%;
2月7日收盘价为13.96元,涨幅为3.41%;
2月10日收盘价为16.75元,涨幅为19.99%,市值为491.38亿元!
从2月5日到2月10日,光纤传媒股价涨超75%,这涨的市值远超票房了?
再来看一套“组合拳”!看起来花里胡哨,实际投资方只有光纤传媒。
《哪吒2》背后有5家:
分别是成都可可豆动画、北京光线传媒及其影业、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和北京彩条屋。
除了成都可可豆、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,饺子是大股东外,分别持股56%和51%,其余3家都是光线传媒。
导演废柴人设逆袭,营销套路一个接一个
“哪吒2”把所有的争议套路都拿捏住了,都说一千个观众,一千个哈姆雷特,哪吒也确实如此,360行,行行都能炒出一面!
从大年初一到现在,一个又一个热搜点,非常频繁,有泪点,那就是父爱母爱,狗不嫌家贫,母不嫌儿丑。
颜值点,那就是敖光和熬闰俩姐弟,一个把男观众吸引的团团转,一个把女观众吸引的团团转,男女老少都没落下。
幕后团队各种“卖惨”点,比如员工做不出特效效果,被逼到辞职的都有。然而去到第二家公司,还是能接到刚辞职的收尾活。
还有很多其他,比如发财树、美元等可以探讨的点。
所以,除了哪吒这个IP相似之外,整个剧情完全就是反着来,颠覆以往的刻板印象,属于是另外一部平行“神话电影”片了。
正派变反派、反派反倒是“正道的光”,尤其是一句,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,就把反派角色申公豹一角给洗白了。
就这,还不妥妥的让网友热议吗?再加上申正道和申小豹的悲惨遭遇,一环扣一环,太懂得拿捏住人性了!
当然,内容全反着来是一回事,特效效果倒是循规蹈矩,可以说全程无尿点。
一般两小时的电影,有1小时特效已经是很好了,但这里接近八成都是特效,看到一半票价够本了,没想到后头更让人上头,都是赚到既视感。
现在的电影都是主角没火,营销的套路都在导演身上了,被网友吐槽的啃老三年都被挖出来了,直接上了采访节目。
关键是导演还承认了,是真人真事!还真的是一股清流?
啃老三年,熬出一部动画片,人出名了,17年前老片也跟着出名了。
也印证了一句话,名人说的话就是名言。
幕后花絮比正片更能“吹”
“团结点”即国内138家动漫公司的“托举”,大家都拿出看家本领,全“大方”使出了?真的没有资本吗?
没有“力量”在后面斡旋,很难想象没有利益的话,光靠导演的个人魅力,就能让这100多家动漫公司拧成一股绳子吗?
即便导演确实也有两把刷子,不管是配角还是主角,他的演技也不输配音演员,甚至在一些角色上面,神态、表情、眉眼都和导演都有点相似?
是谁在推波助澜?有自来水、有自媒体、有营销团队。总之,他们之前想必有信心小火,但没想到这么火?
票房超过前“榜一大哥”的“长津湖们”,也纷纷发出祝贺的海报,但这都是表面功夫,谁不会呢?
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毕竟是动漫,没有真人,扎实的”演技”得看配音演员的职业素养,没有最“浮夸”,只有更“浮夸”的动作以及台词。
巧了,这些素材,你想看的都有!
这也是目前电影圈宣发常用的“套路”,“哪吒2”也是一个不落,主打一个幕后花絮比正片还更能让人“嚼舌根”。
当然,一部电影能有这么多的营销点,可以说也是不简单,毕竟同行想要这么多槽点,都找不到。
“哪吒2”出国,好莱坞大片不吃香了
“哪吒出国了?好莱坞慌了吗?
强大如漫威,去年的日子也是难过的很!中产最爱的好莱坞大片也已经出现视觉疲劳了,都在炒冷饭。
如今的电影圈,什么小品式电影、IP啃老式电影,都能上影院,甚至有刷票房的电影,吃相太难看!
观众却不是十年前可以糊弄的观众了,不是没有好电影,而是好导演太少了。
那些上了岁数的导演,或许已经迷失在恭维中,还试图沿用传统的教育观众法,而不是讨好观众。
本来敖丙他爹没现在这么帅,但是导演听观众劝,把原定的“鳌拜”形象撤掉,毕竟熬丙那么帅,那他爹得帅成啥样?
事实证明这个抖机灵,后续很多观众多是冲着熬丙他爹来的,本想成为熬丙“新娘”,看了后想成为熬丙新“娘”。
消费降级的风在吃喝住行上肉眼可见,但电影票并没有降价,那么,观众想要的肯定是看40元的电影,给到80元的效果,而不是只给到20元的观影效果。
现在的电影也是很精,为什么要拍IP,那就是可以做很多周边的东西,什么胸章、玩偶、色纸和胶片等。
毫不夸张,春节档很多电影,都出了相应的周边,周边的价格那就很贵了,有些甚至超出一张电影票,一个盲盒卖到60多元。
天价票价,盘活老电影院
不过,这几年电影院都快拍苍蝇了,拍电影赚钱吗?明星的尽头都跑去带货了!
往年50亿元以上票房的那种电影,真是一人一张看出来的吗?
在营业的电影院有那么多?各种偷票房、刷票的丑闻多的是。
小编这一次也是想去凑下热闹,没想到在购票平台上,看到了好多家那种老旧影院,还有毛坯的商场,精装的电影院都有,为了赚钱真是不择手段啊。
价格稍微便宜10元,一张在38元起,以为会有人嫌弃设备差,估计能有个位置吧?
没想到,只剩前面三排,真的是狗看了都摇头。
至于好一点的影院,那是真的一个敢卖,一个敢买,出票的时候显示票价是40元,但花了58元的有没有?
可能58元的都算便宜了,春节期间有些影院票价飙升至99.9元起,还一票难求,这都是什么收入的人去看的呢?
那么可不可以这么算?其实高票房也是高票价占了一半?
就像是在北美市场,就拿IMAX影院来说,一张要25美元,也就是差不多200元一张。
这样对比,国内IMAX一张125元左右,也算便宜了?
离谱的是,就是这么高的票价,却很少有观众觉得不值这个价?
甚至有观众说48元1张,敖光颜值47元!
1部电影,带动其他周边经济
不得不说,导演不愧是弃医从娱,对细节的讲究,那就是拿“针线活”的手,什么头发丝、毛发、甚至是螃蟹壳的锤子、穿心针等,只有学医的人才懂的“强迫症”?
但老电影院的设备,真的就很难挽救色彩效果了。
制作团队也有理由,预判了一些热心观众、或者“有心人”一定会用放大镜去看的观影心理,让同行挑不出毛病的前提,是让团队先干到崩溃,人在无奈的时候是真的会笑?
打败你的不是同行,而是跨界!
值得一提的是,不乏有一些采访视频陆续曝光出来,肉眼可见这些人是真的累了,估计也是尽力了,观众真不喜欢,那他们也没辙了的既视感。
从偏见到爱上,从有那么好看吗到还真行!
不光是电影本身火,各种电影周边和联名产品也卖到脱销!
如《唐探1900》合作了27个潮牌,《哪吒2》合作了12个消费品牌,9个是衍生品合作,线上发货要到4月20号后!抢疯了这是?
今年春节档电影除了“熊出没”没槽点之外,其余都被吐槽,也许是现在的观众胃口挑剔了,也许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!卖情怀的电影观众不买单了!
总之,剧情老套、五毛特效“蓝精灵”等,逮着一个续集薅,连着1到5部这种,即便是好莱坞大片,也早已审美疲劳了!
今年春节档,你看了哪部电影?你觉得哪一部比较好看,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。
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,每日为您探索品牌秘密,读懂国内外消费市场!致力品牌营销、新科技、新消费配资怎么样才合法,欢迎关注@品牌官
发布于:山东省Powered by 股票杠杆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平台排名_股票配资杠杆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